和孩子一起认识常见花和树背后的人文历史

第23次微课分享

周文翰

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他曾长期在东南亚、南亚和南欧等地旅行并写作

为《21世纪经济报道》《FT金融时报中文网》《新京报》《经济观察报》《艺术家》《凤凰周刊》及雅昌艺术网等国内外媒体、研究机构撰写当代艺术、设计、建筑、博物学、旅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评论文章和研究报告

他曾策划多个跨界艺术创意展览项目

并出版建筑文化散文集《废墟之美——欧亚大陆上的建筑奇观》()

植物文化散文集《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商务印书馆出版,)

人类如何认识植物、如何赋予不同植物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各种植物在不同地区、文化中传播的历史细节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这就是我在《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探讨的内容。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是我于年至年期间在西班牙、意大利、印度、东南亚等地旅行过程中开始写作的,最早开始写的是《茉莉:印度的香》这一篇。当时在印度从北向南旅行,在好多市镇寺庙外常常看到小贩在手推车上摆着茉莉花卖,当地人用来供奉神灵,也有女人会把茉莉花簪在头上作为配饰,当地人的发音是“Mallika”,这才惊讶地意识到中国人平常所说的“茉莉”其实就是对印度发音的音译。这让我对茉莉花传播到中国的历史感兴趣起来,也关联到歌剧《图兰朵》、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如何传播的历史背景。我领悟到“茉莉”既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在印度、中国、欧洲文化中被翻译、传播、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

1

向日葵

怎么从普通植物成为文化偶像的?

在写作中,对我个人触动最深的是向日葵、指甲花、菩提树等这些曾经在个人经历中出场、亲身接触的植物,可能我小时候接触他们的时候都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cj/1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