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40.html
千呼万唤始出来。五月起,心心念念的故宫终于限定开放了。
时值立夏,春天已是尾声。在我的印象中,春末是丁香花的季节,四月中下旬,故宫的几处丁香开得如烟如霞,或紫或白,非常惹眼。
慈宁宫
次见到这棵丁香树是下雪天。那天为了寻找适合的拍摄角度,我冒着鹅毛大雪,在慈宁宫花园中漫无目的的游走。无意间一瞥,发现红墙侧畔的一棵枯树上积满落雪,像打开的白羽扇,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树形。在它周围没有其他树,它孤独的立于红墙下,有些遗世独立的味道。
转眼到了第二年。暮春时节,我再次来到慈宁宫花园中,又一次路过这棵树。
没想到的是,彼时的它开满了一树紫色花朵,迎风送香。我才发现,原来那棵当时的“枯树”竟是一株紫丁香。
喜欢春天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喜欢的便是这一点——那些其他季节你看起来貌似平平的树,到了春天你才会发现原来它也有这么美好的一面。
这树丁香,花开时舒展且饱满。相遇的那个春天我便决定,一定要拍下这棵丁香四季的模样。
可惜,“天不遂人愿”,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棵树在某一天就被挖走了,当我再次去往那个墙角,发现已经种满了一片月季。这也成为我故宫拍摄计划中难以弥补的遗憾。
珍宝馆
春日朱墙琉璃瓦,琉璃叶下吐琼芳。
珍宝馆是故宫中我最常去也是 去的地方。春日里的珍宝馆,颐和轩的海棠花自是让人欢喜,而乾隆花园前的一处丁香也甚是惹眼。
珍宝馆的整体建筑结构颇具园林的雅致情趣。不妨以宫门作框,拍摄丁香树的局部——比如探出的几簇花团、垂下的几段花枝,定格下一幅春日的丁香盈梢头。都道丁香结愁绪,“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但看着满树紫云一样的丁香花开,我却总心怀喜悦。每到丁香吐芳的时节,闲走在故宫里,风暖夹香,日长无思量。寿康宫
慈宁宫与珍宝馆的丁香都是浓烈的绛紫色,而寿康宫里则是满院丁香白。
花开时一树树丁香如雪般皎洁,满院花香馥郁。
寿康宫是清代崇庆皇太后的居所,也就是《甄嬛传》中嬛嬛的人物原型。在三月,一进入寿康宫, 映入眼帘的便是殿前两株高大的梨花树。而当梨树花期过去,就到了丁香登场的时节。四月春意正酣时,缓步穿过前殿,映入眼帘便是一树高过宫墙的丁香。嵌在画框中绽放,仿佛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这里便是寿康宫的后院了。院子不大,两株白丁香一同盛放,春天的气息随时要溢出矮矮的院墙。此情此景让人忍不住遐想,百年前是否也有过丁香般的姑娘静立树下,听一声莺啼和鸟鸣。
百年的丁香树花叶繁茂,于春日里掩映着朱门和轩窗。这是我最喜欢的角度之一。以它为轴心,简单的场景也能拍出更多可能。
院落很小,当实际拍摄时,受场地的限制、该如何在一个简单的场景中拍出更多可能?
下面就跟我一起来解锁各种小场景中的隐藏角度吧!
:拆分局部,让花枝与建筑呼应
侧面望去,这棵丁香树有着好看的弧度。
那么就从树形出发,寻找突破点,拆分构图。
先试着直接拍摄花朵与窗的呼应。
再试试拍摄树形的弧度线条,失焦或实焦都同样精彩。
接下来,不妨绕到树的一侧,继续拍摄。结合了光影斑驳,画面更唯美。
用这样的方式,灵动的花朵与规整的建筑相结合,画面更有生趣。
:以花树为前景,使画面的层次更为丰富
移动步子,绕到树的背后,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宫门重重,层层叠叠的画框仿佛在诉说着旧日故事。
可以先将焦点对准远处的屋顶,高速快门连拍,定格飞鸟划破天际的瞬间。
再试试转换焦点,对准前景的丁香花,让背景虚化,也有虚实相生之美。
寿康宫的白丁香我拍了两年。 年去时,是花开的小年,花朵零星,也找不到什么角度,只觉得平淡。但第二年再去,遇上花开正盛,又因为对建筑的理解积累更深,反而有了不同的领悟,发现了更多美好。其他
除了上面几处外,故宫还有其他赏丁香的去所。
一是武英殿前。这里的丁香树种植成林,紫丁香与白丁香相间,比别处的都要繁茂。每至花开时节,丁香满树,花香也格外浓郁。这片丁香花紧邻宫殿,花树与红墙金瓦遥相辉映,极适合拍摄古风人像。
二是十八槐。映衬着丁香花树,还可以拍到不远处断虹桥上的小狮子,一个个形态各异,或歪头,或侧目,憨态可掬。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
春天已经悄然走向了结尾,夏天的热闹开始绽放。
#故宫花谱#的拍摄虽然比预计延迟了许多,但是,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值得等待,错过了这个春天,我们终会在下一个春天相遇。
图丨刘顺儿妞
文丨阿包/刘顺儿妞
完整图文请查看微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