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秘方七子白,真的能美白吗

北京扁平疣哪家医院好治疗如何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404/8813095.html

在西方,白人更多地把黝黑的皮肤作为美和健康的象征,还经常进行日光浴,把皮肤晒黑。

因为西方只有上层人士才有时间出去晒太阳,晒出小麦色,所以黝黑的肤色也象征着高贵和精致。

而在东方,审美观向来都是以皮肤雪白透亮为美。

古代形容美人的词汇里就经常提到“肤如凝脂”、“面如白玉”等来形容肌肤的洁白与细嫩。

从古至今,人们对亮白肌肤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从宫廷到民间,都流传着各种美白的方法。

中药古方七白膏最早见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元代的《御药院方》和明代《普济方》也载有此方。

其组成有:白蔹、白茯苓、白术、白芨、白附子、白芷、白细辛。

使用时将上药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合为挺子,每挺如小指大,阴干。每夜洗净面后,用浆水于瓷器中磨汁涂之。

中医学认为肤色暗沉是因为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水湿上泛,与风寒之邪相搏;

或因气机郁滞,郁久化瘀,或气血亏虚,肌肤失养,使颜面气血失和而为色素沉着。

七白膏中的中药有健脾利湿、活血养肤的功效,所以可以美白。

根据古籍记载:

白茯苓:延年耐老,面若童颜;白术:主面光悦,驻颜去?;白芨: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白蔹:可治面上疮疱;白僵蚕:灭黑?,令人面色好......

常用此方涂面,可使面部白皙娇嫩,故而被古今爱美女性广泛使用。

清代的慈禧太后,虽说治国无道,却养颜有方,据说她70多岁时,仍然皮肤细腻,容颜不老,拥有着少女般细嫩亮白的肌肤。

从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为慈禧画的肖像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慈禧虽然已经年近七十,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凯瑟琳·卡尔于年8月进入清朝宫廷为慈禧太后画像,与慈禧朝夕相处9个月,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于书中。

书中对慈禧的外貌是这样描述的:“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40岁“(其实慈禧已年近七旬)。

慈禧早期每晚会使用一种“八白粉”,八白粉是唐代宫廷后妃流传下来的一种化妆品,其中有白扁豆、白僵蚕、白牵牛、白丁香、白附子、白细辛等。

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

当慈禧逐渐步入中年时,脸部肌肤变得粗糙发*,还出现了大片黑斑。

于是,慈禧急召御医为她诊治。两位御医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终于为慈禧拟出一个绝世妙方——玉容散。

据书中记载,慈禧使用的玉容散,是“选了取原八白散中的六白,即白芷、白牵牛、白丁香、白僵蚕、白细辛、白附子、再加上白莲蕊、鹰条白、鸽条白、防风、甘松、三奈、白敛、檀香等八味药,磨成细末,用水调浓。”

就是靠这个妙方,慈禧的肌肤才恢复白润光洁。

到了现代,人们对美白的研究仍然没有停止,药理学研究发现: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所以目前大多数美白类产品都以酪氨酸酶为作用靶点。

我国学者发现许多中药提取物均有高度抑制酪氨酸酶作用,能阻碍皮肤中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张建华等[1]研究发现白茯苓、白附子、白芨、白芷、白术、白蔹、冬瓜仁、辛夷、桃仁、细辛10味中药对酪氨酸酶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胡倩等[2]把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白芨、细辛组成七白膏制成散剂,调配后外用治疗*褐斑疗效优于氢醌乳膏。

雷铁池等[3]观察了82味中药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的影响,筛选出白术、白芨、白附子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熊果苷相当。

同时药理研究也发现:白芷中含有化妆品禁用的光敏性物质,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引起皮肤产生光*性或光敏性皮炎。

所以早在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就曾规定了种物质为化妆品的禁用物质,白芷就在禁用榜单上。

参考文献:[1]张建华,王婷,冯曙霞,等.七白膏各中药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5(2):72-74.[2]胡倩,周凤,刘德和,等.自制七白散面膜治疗*褐斑8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2):19-20.[3]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等.89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上调作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6(3):6.

现在人们对皮肤美白的观念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研究中草药美白机理,开发中草药美白化妆品,将是未来美容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陈梦学

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于你有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xg/6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