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之所以黑中医,不仅是它对中医有极大的

1

丁香的狡诈之处,是它发布的医学知识并不都是错的!

相反,十条有九条是真的!

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错误的。

而这条错的,才是丁香想表达的结论性、关键性的观点。

真的跟假的掺杂在一起,才具有极高的欺骗性。

丁香之所以黑中医,不仅是它对中医有极大的偏见,更因为可以利用中医话题带运营节奏、爆话题、拉粉、拉融资。

由此,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来,丁香的很多文章开始道德滑坡,弄得它们的很多粉丝也非常诧异:怎么可以这样说?什么叫“都是骗人的,无一例外?”

明明已经证实的事情,却在背后故弄玄虚,偷换概念,带偏舆论、误导年轻人。这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黑不黑中医倒是无所谓,它根本没论据,却还摆出一副“我就是对的,我是权威,我要下结论”的谱来。

有些现象暂时还未得到学术界较为确定的结论、尚在争议阶段,它就跳出来“科普”,就急吼吼的下结论!

也难怪,现在都是流量经济,眼球经济的时代。看看丁香在抖音里发的视频,到了后半段,都是强行的卖笑,那根本都不好笑,科普就科普了,为毛不正经做科普?

2

对中医有偏见,也无所谓。

只是有时候节奏带过了头,偏见就沦为*同伐异了。

比如去年的牙膏添加西药成分事件,如果你说“不要让功能性牙膏遮盖口腔问题”或“牙膏添加西药成分是治标不治本”,那么这就是一条真正的口腔卫生科普,值得我们点赞。

但是它却偏偏露出了“仇富”的阴暗心理,居然暗讽国家保密配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按这么说,国家是否不应该弄什么保密配方的规定呢?

就像说“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无一例外”一样,那,批准保健品上市的有关部门呢?

说中医不循证,中医是几千年来的实践医学,是实证医学,如果一定要谈循证不循证,那中医中药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许许多多的名方、验方,就是它 、 的循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已经提供了一批高级别的证据,比如,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多个循证医学研究已经以荟萃分析的方式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

图片: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书记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为中心揭牌。

3

另外,既然说自己是科普,自己却立论不清,反反复复:

前面先强调:“中药牙膏不能添加西药成分”,那,其他牙膏就可以添加吗?

后面又指出:“中药牙膏添加西药背书功能不妥”,那,其他牙膏添加西药背书功能就妥当了吗?

既然要科普、要质疑,那就请拿出实际证据来。

1、批评人家不能保密,一定要公开。

可是国家规定,可以在专业委员会认定有价值的前提下对社会保密!

2、批评人家不标明成分,直接宣称中药止血。

可是人家标了!

3、批评人家不能添加西药成分。

可是国家允许了!

4

前不久,丁香又借“马兜铃酸”说事。

说龙胆泻肝丸、八正散等里面有剧*物——马兜铃酸!

说中国药物导致的肝损伤三成来自中草药!

但是它搞错了,马兜铃酸根本不是中草药里的一味药!

不要以为有些中药里面有木通,就一定有马兜铃酸!

木通这味药,宋代以前不叫木通,叫做通草。

比如张仲景的当归四逆汤里的通草就是白木通;

后来清朝中后期,采用了毛莨科的木质藤本植物川木通,

这两种来源的木通都没有问题。

只有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关木通里面,因为不法商人的贪财,才有马兜铃酸!

而现在,关木通早就被国家禁止了!

再说了,即使肝损伤真的是三成来自中草药,那么其他七成呢?是否来自西药?

你为什么不这样说:药物性肝损伤七成来自西药!

哪个医生,哪个药店还敢胆大包天用关木通?

5

丁香还发了一篇关于蜂蜜的“伪科普”文章:

蜂蜜基本全是糖,营养物质基本没有,吃了没有任何效果,只会让你变胖,传说中的‘润肠通便’只是那些人果糖不耐受。

好吧,你不是总拿“成分”说事吗?为什么不查一下蜂蜜的成分呢?

蜂蜜中的果糖含量在30——40%左右,平时吃蜂蜜的人,也就一两勺蜂蜜冲个蜂蜜水喝,摄入的果糖非常有限。

而各种水果倒是有高含量的果糖,如果吃蜂蜜都可以果糖不耐受,哪吃水果更应该出现同样的‘润肠通便’情况,事实上有吗?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们喜欢吃水果,为什么还是便秘呢?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还妄称科普,误导年轻人。

如果哪个女孩不小心吃了腐烂的水果而拉肚子,它是不是就要无视“腐烂”的原因,而专断的发一篇文章说:女孩对果糖不耐受呢?

有网友调侃说:相当于在比赛的时候把刘翔的腿打折,然后发令枪响,刘翔没有跑,就得出结论:“刘翔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一样荒唐!

6

丁香曾经“科普”过我们经常用来止咳的甘草片,说甘草没有止咳作用,起作用的是其中的阿片。

甘草片里面,的确含有微量的阿片。

对此,有人做过实际使用检测:“买了一瓶不含阿片的保健品批号的非药品的甘草片,成分除了没有阿片,其他成分一样的,在本人嗓子难受咳嗽的时候,含服这种没有阿片的甘草片,效果的确不如含阿片的药品甘草片,含服含阿片的药品甘草片,我含一片就效果良好,而含服没有阿片的药品甘草片,我需要同时含两片,才能起到跟有阿片的药品甘草片同样的作用。”

这就说明了,甘草止咳的效果是确实的,而加入微量阿片,则起到了增效的作用。这些中医药“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估计丁香真的不懂。

但是他喜欢拿出一厚迭表格和数据来强词夺理:“这是成分,这是科学!”

我们的一些年轻人,本来就对中医不甚了解,就被它那一大摞的表格数据唬住了,觉得丁香好有学问啊,水平好高啊,就纷纷附和丁香,成了粉丝。

它如此不遗余力的打击、贬损自己民族的瑰宝,自己搞不懂,还把“非遗”当“四旧”,误导年轻人。小心啊,千万别成为民族罪人!

7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说:中药方剂是通过几百年、几千年和几千万人甚至几亿人的临床使用,证明了其自身疗效的。

但现代这些“化学家”,始终想着要把中药成分分得越来越细,分到单个分子,看看到底是药材中的哪一个分子有效。

但分到 结果是什么?绝大多数的单分子对人体是没有效果的,剩下的少数分子可能又是剧*的!

真正的医学家或者药学家,应能把无*、有*甚至剧*的药组合起来,最终达到治病的效果。

8

科学都发展到量子科技了,都能印证古代的自然哲学了,都能看到水里的八万四千虫了。

所以,对于现代医学尚不能证实的事情,不要盲目的否定,这才是基本的“科学”素养。

这方面,丁香你明显是“科学素养不足”,是个“带偏见的科普者”。

比如在那个所谓的辟谣里,很多东西在临床上都是不合理不正确的,拿病人的人命开玩笑。

比如女人坐月子期间完全可以吃冷饮、洗冷水澡等,年轻女孩要是信了这个,可就惨了。

还说土鸡蛋和普通鸡蛋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大概没有吃过真正的土鸡蛋。

他们估计也会说内蒙的羊肉和内地的羊肉是一样一样的,因为都是羊肉……

9

自居为科普,那就好好做科普,才是本分,语言可以激烈,态度却不能情绪化!

难道偌大一个中国,甚至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都使用中药,他们都是瞎了吗?

中医中药再怎么良莠不齐,再怎么走下神坛,可是难道一丁点都不对了吗?非要一棍子要打死才对?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你的动机。

你号称医学科普媒体,就应当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传达信息,避免和个人一样输出情绪化观点挑逗读者,这一点,大公鸡觉得丁香一直没做好。

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xg/9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