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之上舞动爱与信仰,芭蕾舞剧我的名字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zgbdf.net/m/

苏州芭蕾舞团排练厅内,《我的名字叫丁香》正在排练。一边是白衣的丁香在同志们的掩护下躲避追捕,翻滚、跳跃,千钧一发;一边是黑衣的军警们穿插、腾挪,杀气腾腾。排练厅尺寸远超普通舞台,在这里镇得住台,才能在演出时征服观众。6月11日至13日,这部表现雨花烈士丁香的芭蕾舞剧将在苏州市文化艺术中心首演,足尖之上,舞动的是爱与信仰。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有丁香园,而苏州有一条丁香巷,它们纪念的都是烈士丁香——一位苏州姑娘。丁香在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认识了一生所爱阿乐,婚后,丁香被派往北平从事地下活动,被捕后被押往南京,牺牲于雨花台,年仅22岁。痛失爱妻的阿乐独身18年,直到遇到相貌酷似丁香的石钟曼,后来他们生的女儿取名叫“丁香”。

《我的名字叫丁香》就在丁香、石钟曼、乐丁香三位“丁香”相望相舞中开场,如同三朵绽放的丁香花,亦真亦幻。这是一部洋溢着现代气息又极具江南特色的作品,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李莹告诉记者:“我们创排过历史题材的《唐寅》《西施》,也演出过比较先锋的《春之祭》,而这是苏芭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从构思到编创完成历时2年,剧本九易其稿。在建党百年的时候,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筋骨的红色题材剧,是中国芭蕾舞应有的艺术担当。”

“江南芭蕾”一直是苏州芭蕾舞团的艺术追求——既有国际化艺术标准,又具有苏州文化的风雅、秀雅、高雅,他们在多年创作中意外发现,巴赫的音乐配上江南的舞蹈竟然毫不违和。同样是红色题材,《我的名字叫丁香》没有《红色娘子军》那样的激昂铿锵,却贯穿着江南的清新细腻。丁香和阿乐的相遇还用上了昆曲元素,在《牡丹亭·惊梦》的唱段时,二人水袖飞舞,恰似两颗年轻的心雀跃着互相靠近。

这部芭蕾舞剧也是苏芭首次尝试委约创作,担任导演和编舞的是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在她看来,丁香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情也关于信仰的故事,是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精神追随,舞蹈的惟美与抽象特别适合表现这样的题材。作品用一种苏式的简约,像一杯好茶那样,虽不浓烈,却回甘悠远。

在情节上,《我的名字叫丁香》也抛弃了线性叙事,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打破时间限制,用多重空间将不同故事线穿插呈现,以表现超越时空的爱与信仰,这样的舞台安排就像多棱镜一样,让同一场景有着丰沛的喜怒哀乐,让人们看到温婉背后的决绝、移情背后的忠贞,隐藏在平静下的惊心动魄和时光流转中的人性光芒。“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然而在丁香的故事里,她的生命陨落当然令人悲伤,可是因为信仰,这种牺牲又极其壮丽”,王亚彬感慨,“而阿乐的思念,石钟曼的替代,乐丁香的传承,却让人看到一种精神的生生不息,一种情感的守望传承,它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我的名字叫丁香》同时也寄托着苏芭对自己的期许。作为中国第七家、江苏第一家专业芭蕾舞团,它成立于年,先后创作了9部大型舞剧,就在今年4月,中央芭蕾舞团原党委书记、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全兴来到苏州担任苏芭团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把苏芭锻造成能与国际院团对话又具有江苏特色的剧团,古典芭蕾、现当代作品和现实主义题材三足鼎立。“丁香”让苏芭实现了一个新突破,这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会为院团注入新的活力。

百年之爱,信仰传承。如今,大幕即将拉开,让我们静待花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宏伟

标签:

责编:严红兰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yx/13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