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六上一单元学法研究单元导语

单元学法的研究包括阅读与习作的指导,学法离不开教法,在学生认知相对宽广,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单元学习的教法仍需要从目标入手,形式以引导学习为主。

虽说六年级阅读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大大提升,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导学”仍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  阅读学习中“导学”研究的定位要准确。

阅读学习中“导学”研究的定位应以阅读训练为着眼点。

阅读训练,是依托阅读内容,运用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思维的一种有意识的阅读行为。阅读训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形成阅读思维,而阅读思维反过来又决定了阅读能力的高低。

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训练和学生的认知的提升而逐步提升的。对部编本教材有过系统分析研究的教师都了解: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基本上从中段三年级开始,到高段五年级,教材中的阅读训练呈现出了一个目标分解,能力螺旋上升的编排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经过一系列按部就班的阅读训练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到了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加之考虑到“中小衔接”,对于阅读学习这一版块的的训练,就可以定位于:依托文本,凭借已有的阅读经验,强化阅读思维。

站在教者的角度看,强化阅读思维的根本是强化教师自身的训练意识,而所谓训练意识,就是要抓住每一个可以训练的点,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

教师的训练意识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定势,而思维定势是由阅读习惯逐渐固化形成的,习惯的培养靠的是教师主动积极的训练意识,对于教学的引领者而言,“导学”定位准确,就意味着起点找对了。

二.从单元主题入手进行阅读训练,强化阅读思维。

教材的系统性决定了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平台,教师要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传达给学生,经过他们的内化之后与教师达成共识,做到这个层面,训练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一)首先从单元的主题入手,抓住主题句中的关键词,用预测和浏览的方式引领学生开启单元初读。

本单元的主题句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在这句话中,最能够表现单元主题的关键词应该是“山川湖海”,根据这个关键词学生可以判断,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一定与大自然中的景物有关,带着这样的预测,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浏览一下教材“目录”中第一单元的文章题目,就不难发现:本单元四课中编排的六篇诗文与一个阅读链接,都是与自然景物关联密切的名家名篇。

引导学生依照之前对文章体裁知识的了解,可以初步划分为两类:以写景为主的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孟浩然的五言绝句《宿建德江》,苏轼的七言绝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及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沙道中》;而第二类则是以状物为主的散文诗,两篇都以写花为题材的,一篇是当代作家宗璞写的《丁香结》,另一篇是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纪伯伦写的《花之歌》,这篇之后还改编了与之写作风格相近的,中国哲学家/诗人宗白华写的《杨柳与水莲》片段,作为阅读链接。

以关键词为抓手,结合目录对于第一单元的预测与浏览,是对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初阅读”的训练,目的有两点:

1.抓关键词判断文体的训练。文体意识很重要,写法决定读法,不同文体的写作都是遵循一定的思路和创作规律而表达的,因此,依据文体阅读,基本上就是在“读思路”,只有经历了这个阅读过程,才是引领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

2.为下面的阅读打下“伏笔”。在证实预测的过程中,设置任务,有侧重地把初步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的过程,作为前置作业留给学生完成,结合之前掌握的搜集资料的经验和技能,通过有选择和有针对地筛选并整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可以为后续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打好基础。尤其是像纪伯伦和宗白华的作品,其中的寓意和象征是学生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借助对作家作品背景的了解,可以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作品的

小结一下,第一单元“初阅读”的任务与能力训练有三:

1.读单元主题句,依据关键词判断单元主题。(抓重点)

2.结合“目录”中第一单元课题,印证预测,并结合已有的文体知识和查阅资料确定文章体裁。(猜读与探究)

3.完成前置作业,搜集并筛选后再进一步整理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作家与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浏览与拓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cf/12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