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的故事

明天就是農歷臘月二十三,中國北方的小年。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是華德福吳蓓老師編輯的。

?

灶王爷的故事

吴蓓编

快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了,这天是传统的糖瓜祭灶的日子,北京的家长可以在稻香村买到糖瓜粘,也称做关东糖,吃起来黏黏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诵读有关灶王爷的童谣,讲讲灶王爷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户财主,他家的儿子叫张单,长到了娶媳妇的年龄,父亲请来算命先生,算算应该娶一个生辰八字是什么样姑娘。算命先生根据张单的生辰八字,算出来他命里要娶个有福的姑娘,否则可能连家产都会保不住。财主请算命先生四处寻找。

过了一段时间,算命先生来到财主家说:“我可访到一个,这丫头命里福气正经大呢!把她娶过来一定会有福的。她家很穷,她爸爸是掌(修補)鞋的。人长得一点模样没有,没见过那么丑的。她叫丁香。”财主说:“丑点不怕,只要有福就行。”

……

两家人选择良辰吉日举行了婚礼。结婚后,张单越看妻子,越觉得她丑,无论丁香做什么,张单都看不顺眼,对丁香不是打就是骂。丁香做好香喷喷的米饭,张单破口大骂:“我要吃面条!”丁香做好面条,张单又要吃饺子。家里的活里里外外都是丁香在忙碌。

有一年遇到大旱,田地颗粒无收。邻里乡亲们上门苦口求救,想借些钱粮糊口,以度饥荒,张单分文不给,还把乡亲们通通推出他家的院门。丁香看到心里很难过。

有一天,张单喝汤的时候,自己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他大发脾气,把一桌饭菜踢翻了。丁香一声不吭,默默捡起地上的米粒。张单说:“我不要你了!你给我离开这个家,我不想再见到你!”

丁香说:“你实在不要我,我明天就走吧!”

张单说:“你跟我一场,我还是送你一匹马,你自己去选,选到哪匹是哪匹。”

丁香挑了一匹大红马,收拾了几个银子做盘缠,把马牵出大门,对马说:“你和我说不上话,我跟你走,走到哪里是我落脚的地方,你就点三下头。不管逢岩逢坎,你尽管走。”

大红马好像懂得丁香的话,点点头。丁香爬上大红马背上,大红马就开始奔跑,跑啊跑,天快黑的时候,来到森林边的一座茅屋前,大红马点了三下头就不走了。

丁香下了马,躬起腰钻到茅草棚里头,看到一位老大娘就喊:“妈妈,吃过晚饭了吗?”

老大娘说:“你是哪家的媳妇,还是哪家的姑娘啊,咋个喊我叫妈?”

丁香说:“就当我是您的闺女,妈。”

横一声“妈”,竖一声“妈”,喊得老大娘好舒坦啊!丁香问:“你儿子到哪里去了?妈!”老大娘说:“我儿王打柴,天天上山打柴,卖了柴来供养我,今天他又打柴去了,一会就要回来了。”

丁香帮着打扫屋子里的卫生,又帮忙烧火做饭。

王打柴回来了,见到家里来了客人,很高兴。吃过晚饭,丁香说:“今晚我能住在你家吗?”王打柴看到丁香穿着绸缎衣服,说:“我的家是一个头进去,脚就露出来,脚进去头就露出来的小房子,怎么能够留你这样的贵人呢?往前走有大房子,你到那里借宿吧。”丁香还是请求:“外面人生地不熟,我一个女人家,不便独自行走。我没有什么要求,住在屋檐下也可以,只要能让我歇歇脚就可以。”王打柴不好意思再拒绝:“那就将就住吧!”

过了一会,丁香又说:“娶我当媳妇吧?”王打柴吃了一惊:“像我这么穷的人,怎么能娶你来做媳妇?”丁香说:“可以的,是我自愿的,请让我当你的媳妇吧。我会做饭,做家务,什么活都能干。”王打柴的妈妈在一旁说:“多好的人啊,你有福气遇到丁香,就娶她吧。反正我看中了。”王打柴不好意思再拒绝,答应了丁香的请求。王打柴拣到个媳妇,一家人都欢喜得不得了。

第二天,丁香拿出一些银子交给王打柴,请他到街上买些大米。王打柴说,山上一个洞里有很多这些东西,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王打柴带着丁香去山洞,真的有许多的银子。他们把银子搬回家,从此不愁吃穿,过上了富足快乐的生活。

自从丁香离开张单后,张单愈发好吃懒做,挥霍家里的财产。几年后,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他家的房子被大火烧掉了,张单一无所有,只得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

有一天,一个讨饭的来到王打柴门下讨吃,丁香发现他就是抛弃了自己的前夫张单。张单从前妻递给他的面条里吃出了他们结婚时的簪子和荷叶首饰,知道这个女人便是被他休掉的妻子,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一头钻进灶火塘里去,说什么也不肯出来,就这样给憋死了。张单死后,他的*魄大庙不留,小庙不收,到处游荡。玉皇大帝下界视察,恰遇张单的*魄,由于他们同姓,便封他做个灶王爷。

?

注:

这个故事是我(吳蓓)参考了网上灶王爷的传说、四川民间故事《叫化女》、日本民间故事《 富翁》编写的。我曾在读书会上和家长分享过这个故事。一位妈妈听后,回家讲给五岁多的女儿,女儿问丁香那么丑,为什么后来也过上幸福生活了?

我想孩子们听公主王子类的故事可能太多了,故事里的公主永远都是非常美丽, 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那些长相丑的姑娘怎么办?难道他们不会有幸福吗?虽然我们成人可以把美丽理解为心灵的美丽,不一定是长相美丽,但不可能每讲一个公主类的故事,都这么去和孩子解释。

很难遇到丑姑娘 也拥有了幸福的故事,我因此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我是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读到《叫化女》的片段,我试图找到原文,遗憾的是北图的这本书只有库存本,我看不到。如果能够找到这个故事全文,就不需要我在这里拼凑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传统的命运观起的作用,算命先生算出来张单必须娶一位有福气的姑娘,否则家产难保, 果真如此。丁香是命里有福气的人,她到了王打柴家,把福气带给了他。另一方面,妇女在传统社会里地位低下,只有男人可以休妻,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女人只能被迫离开,没有选择余地。故事前半段,丁香顺从命运的安排,来到王打柴家后,她主动表示要嫁给王打柴。她把握时机,不再做命运的奴隶。用现在的话说,她的独立意识觉醒了,她自己找到意中人,过上屬於自己的日子。在河合隼雄的书《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里,作者把《 富翁》放在 一个来分析, 个故事是*莺之家,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女人,由于男人不遵守诺言,她化做一只*莺悲愤离去,到《 富翁》里,女人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要嫁给 五郎,显示出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我是先读到《 富翁》的故事,得知灶王爷的故事后,觉得惊讶,2个故事的情节很像,日本的故事结局是前夫在米仓前 ,每年五月妻子用麦饭祭祀他。故事中的马,按照西方对故事中马的象征意义来理解的话,马象征自然力量,骑马者象征对自然力量的掌控,信马由缰,表示骑马者已经能够完全控制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本性。如果这种理解成立的话,当丁香被赶出家门,她内心生发出一种对自我的把握,不再屈服于命运或自然的安排,她可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另一种马的象征可能性,我理解马仍然是自然的象征,但骑马者不是象征对自然的掌控,而是放弃掌控,听凭自然的摆布,故事中马似乎是通灵者,它知道要往哪里去。马不是本能的低级的自然本性的象征,而是更高存在的使者。它把丁香带向幸福的未来。丁香是服从了马为她做的选择,到了王打柴家,她才能够勇敢的说出要嫁给王打柴的话。在日本的《 富翁》的故事里,女主人被赶出家门,外面正下着大雨,她听到2位米仓神的对话,得知 五郎心地善良、勤奋工作、模样端正,于是她一心去投奔 五郎了。无论是米仓神还是马,都是一种超越我们物质的神奇力量的体现。“天无绝人之路”,这个故事也验证了这句话。看上去很不幸的丁香,绝处逢生,在神奇的指引下,自己及时抓住机会,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的民间故事,往往开头就不费力气地结婚了,结婚后才发生故事。而西方的《格林童话》,主人公经历了许多考验和艰难曲折,到结尾的时候王子和公主才结婚,结婚后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故事结束。

?

中国的灶王爷的传说或来历,有很多说法,我只是选了其中一种的部分内容。网上看到的灶王爷故事,突出的是张单外出做生意,喜欢上一位年轻貌美的海棠姑娘,他无端休了原配妻子丁香,娶回海棠。民间的灶王爷像,有单人的,一位灶王爷。有2人的,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这位灶王奶奶据说是丁香,如果是一位灶王爷、二位灶王奶奶,据说一位是丁香,一位是海棠。我觉得这个故事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听,如果讲给6岁以下的幼儿听,家长可以再简化一些。在传统社会里,妇女是围绕锅灶转的,一天三餐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的,灶台是家里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今的生活,开关一打,煤气灶的火就出来了,冰箱一开,食物就端出来了。更为省事的是到餐馆进餐,或者请小时工来做饭。古代的灶王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以前我也不知道天下还有灶王经,在灶台前还有许多禁忌,为了冬令营收集资料,才发现有不同版本的灶王经,才发现古人是信奉灶王的。虽然古代的一些说法,今日可能不适合了,如今的城里人也不再相信有灶王了,但读读灶王经,也能够升起对灶台的尊敬和感恩吧,至少要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爱惜厨房的用品。家长如果带着孩子(小学生)一起念念灶王经片段,可以接受到传统民间文化的熏陶。家长每周选择一天,或逢农历的初一、十五那天,带着孩子把厨房清洁干净,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立能力。

附:

以下是吳蓓老師从网上收集的有关灶王经的资料,欢迎大家来补充。

  一碗凉水两棵葱,,送我灶爷上天宫。   你爷对给他爷说,,就说我家甚是穷。   多带皇粮少带灾,,再带财宝下界来,   多带跑马射箭,少带穿针搭线。河南袁三英辑《民俗》第七十四期年8月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灶王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岁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

老北京市面上曾经有卖《灶王经》中直述其钦差大臣的身份和职能: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命我掌厨中。来到 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

灶王经进厨房常存恭敬灶王,口念真经,天庭赐福,家宅平安。南无灶君王菩萨摩诃萨!(三称)这一部灶王经何人留下,有西天老佛爷自古创成。唐三藏去取经带来东土,传流到普天下苦劝众生。灶王爷司东厨一家之主,一家人凡做事看的分明。谁行善谁作恶件件同记,每个月三十天上奏天庭。只要你肯行善存心正道,常言说积善家吉庆多增。你若是心理坏行了恶事,老天爷降灾殃决不留情。家家有灶王爷不知尊敬,他掌着善恶簿记得更清。灶王爷圣诞日人不祭祀,坐东厨太冷淡理上不通。秋八月初三日圣诞即期,说与你普天下大众齐听。有善男和信女烧香上供,一家家各个户同点明灯。又增福又增寿无灾无害,只要你秉真心口念真经。若有人把真经传流世界,保佑你光景好子贵孙荣。读书人敬灶王名登金榜,种田人敬灶王五谷丰登。手艺人敬灶王诸般顺利,生意人敬灶王买卖兴隆。在家人敬灶王身体康健,出外人敬灶王到处安宁。老年人敬灶王眼明脚快,少年人敬灶王积下阴功。世间人往往的舍近求远,远烧香多赶庙千里路程。灶王前你若是诚心祷告,无论你什么事都敢应承。只要你存心好多行方便,能与你一件件转奏天庭。见玉皇能给你多说好话,祷必灵求必应百事如心。只要你孝父母恭敬兄长,只要你亲宗族和睦乡邻。行仁义顾廉耻各安生理,守本分学良善忍辱让人。灶王爷秉真心奏知上帝,玉皇爷发慈悲永不屈人。心不好莫说你吃斋行善,做好人行好事才得安宁。众善人你要想诸事顺利,厨房里要干净朔望明灯。我与你传流下厨房十戒,众善人一个个牢记在心。一不许到灶前刮锅响碗,二不许到灶前赤身露体。三不许到灶前大解小便,屎尿盆臭气物远离厨中。四不许到灶前涕唾吵闹,墩葫芦摔马勺神不安宁。五不许到灶前指猪骂狗,数*瓜道茄子任嘴胡云。六不许牛马粪破鞋烂底,葱蒜皮鸡毛骨推入灶门。七不许烤破衣烤鞋烤脚,小儿衣妇女衫烤在灶门。八不许轻五谷抛米撒饭,有剩茶和剩饭施与饥人。九不许无故的杀鸡宰鸭,吃斋人要行善戒杀放生。十不许吃牛肉并吃狗肉,牛耕田犬守夜大有功能。众善人记准这厨房十戒,又消灾又免难福禄多增。若再能听我劝敬惜字纸,生贵子做高官到处扬名。到八月初三日果知尊敬,我保你一家人有显有灵。若把我灶王经敬念一遍,合家人保平安百病不生。常常念灶王经几千万遍,多增福多增寿辈辈高封。

灶王经[灶君经]进厨房。常存恭敬。敬灶王。口念真经。遵十戒。诸恶莫作。持佛法。众善奉行。东厨司命。九皇灶君。居台前。显威灵。善恶奏天廷。赐福宅中。家家保安宁。

南无灶君王菩萨摩阿萨。这一部。灶王经。何人留下。

有西天。有佛爷。自古创成。唐三藏。去取经。带来东土。

传流到。普天下。苦劝众生。灶王爷。司东厨。一家之主。

一家人。凡作事。有的分明。谁行善。谁作恶。件件同记。

每个月。三十日。上奏天廷。只要你。肯行善。存心正道。

常言说。积善家。吉庆多增。你若是。心里坏。行了恶事。

老王爷。降灾殃。决不留情。家家有。灶王爷。不知尊敬。

他掌着。善恶本。记得更清。灶王爷。圣诞日。人不祭祀。

坐东厨。太冷淡。礼上不通。秋八月。初三日。圣诞节期。

说与你。普天下。大众齐听。有善男。合信女。烧香上供。

一家家。各户户。同点明灯。又增福。又增寿。无灾无害。

只要你。秉真心。口念真经。若有人。把真经。传流世界。

保佑你。光景好。子贵孙荣。读书人。敬灶王。名登金榜。

种田人。敬灶王。五谷丰登。手艺人。敬灶王。诸般顺利。

生意人。敬灶王。买卖兴隆。在家人。敬灶王。身体康健。

出外人。敬灶王。到处身安。老年人。敬灶王。眼明脚快。

少年人。敬灶王。积下阴功。世间人。往往的。舍近求远。

远烧香。多赶庙。千里路程。灶王前。你若是。诚心祷告。

无论你。甚么事。都敢应承。只要你。存好心。多行方便。

能与你。一件件。转奏天廷。为名的。管保你。功名显达。

为利的。管保你。财发万金。有病的。管保你。疾病全好。

求寿的。管保你。年过几旬。求儿的。管保你。生育贵子。

有子孙。管保你。连科高升。见玉皇。能给你。多说好话。

祷必灵。求必应。有事如心。只要你。孝父母。恭敬兄长。

只要你。亲宗族。和睦乡邻。行仁义。顾廉耻。各按生理。

守本分。学良善。忍辱让人。灶王下。秉真心。奏知上帝。

玉皇爷。慈悲发。永不屈人。有一等。歹妇人。心肠*狠。

惹是非。招口舌。骂断四邻。说人长。道人短。欺大压小。

气翁姑。与妯娌。坐践男人。有一等。好诈人。口善心恶。

对着人。说好话。背地黑心。说真话。卖伪药。弥陀枉念。

这等人。天不饶。*神难容。心不好。莫说你。吃素行善。

做好人。行好事。方得安宁。众善人。你要想。诸事顺利。

厨房里。要干净。朔望明灯。我与你。传流下。厨房十戒。

众善人。一个个。牢记在心。一不许。到灶前。刮锅响碗。

敲锅铲。刀板响。家破人穷。二不许。到灶前。赤身露体。

不像人。没廉耻。脑怒神明。三不许。到灶前。大解小便。

尿屎盆。臭气物。远离厨中。四不许。到灶前。涕唾吵闹。

颉葫芦。摔马勺。神不安宁。五不许。到灶前。指猪骂狗。

数*瓜。道茄子。伍嘴胡云。六不许。牛马粪。破鞋乱底。

鸡毛骨。葱蒜皮。推入灶门。七不许。烤破衣。烤鞋烤脚。

小衣儿。妇女衫。烤在灶门。八不许。轻五谷。抛米撒面。

有剩茶。合剩饭。施与饥人。九不许。无故的。杀鸡宰鸭。

吃斋人。要行善。戒杀放生。十不许。吃牛肉。并吃狗肉。

牛耕田。狗守夜。大有功能。众善人。记准这。厨房十戒。

又消灾。又免难。福禄多增。若再能。听我劝。敬惜字纸。

生贵子。作高官。到处杨名。到八月。初三日。果知尊命。

我保你。一家人。有显有灵。若把我。灶王经。敬念一遍。

合家人。保平安。百病不生。常念我。灶王经。几千万遍。

多增福。多增寿。辈辈高封。若有人。将此经。广传远送。

登 。免地狱。不老长生。倘有人。不遵信。不传不说。

管叫他。受贫穷。孤苦伶仃。倘有人。见真经。不恭不敬。

管叫他。女有病。男受官刑。倘有人。毁谤我。坐践经典。

暗地里。使阴兵。斩你灵*。行善的。作恶的。由你自造。

该降福。该降祸。任我施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cj/10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