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很难想象,机器人替换医生在手术台上帮人类做手术的场景。这几年,无论是*府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构建智慧医疗体系,但大多数患者表示智慧医疗体系的建立确实让就诊和挂号方便了很多,但是真要同意机器人在自己身上动刀子,还是会再三犹豫。
由于我国医疗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医疗资源难以充分智能化。而且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技术门槛高、就诊环节多、问题复杂,如何通过机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看病治病难题,成为了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佬建设智慧医疗体系的难点。
智慧医疗兴起,腾讯野心凸显
众所周知,医疗机器人刚刚在国内市场兴起,市场渗透率不足5%。同时,年工信部、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年)》,预测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亿元。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互联网大佬腾讯将智慧医疗市场视为拓展业务的关键点。
随着国内医疗改革的的逐渐推进,腾讯投资智慧医疗企业的动作也在加快。自年以来,腾讯一共投资了5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微医、丁香园、卓健、医联、好大夫,累计总金额超过5亿美金。不仅如此,腾讯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这一产品也是腾讯首次将AI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
一方面,腾讯觅影主要利用AI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与医学跨界融合,可对早期食管癌等疾病提供辅助筛查的功能。另一方面,腾讯作为巨头对医疗数据的收集较为丰富全面,腾讯觅影可借此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因此,腾讯觅影成为目前智慧医疗板块最受腾讯重视的构成环节。
从线下业务布局来看,腾讯已经与全国多医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由于入局较晚,与其他创业公司的线下布局不同的是,腾讯业务布局以深圳为起点,然后拓展到四川、重庆、广西、河北等地区,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而普通的医院大多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或杭州、武汉等准一线城市。
当然,号称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连接一切”的腾讯,不满足于线下布局,其早前就开始布局了在线咨询和挂号服务。根据年4月腾讯在“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提供的数据,在智慧医疗领域,超过3.8万的医疗机构拥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