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上的视觉版2023年4月份合辑

来源:人民日报

融媒体时代,纸媒既要有热度、有深度,还要有颜值、有新意。

三年多来,人民日报加大视觉版见报频率,采用大幅精美图片,结合精心的版面设计,紧扣时代脉搏,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时代感,生动直观地呈现中国精神、中国奋斗和中国成就。

人民日报视觉版月度合辑,邀您共享,与您同行!

4.4?

从上海市区一路向东南,驶过东海大桥,便来到上海洋山港。因为智慧港口建设,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曾经配载一艘船需要4小时,现在只需15分钟;曾经运输车辆需要人工驾驶,如今已有运用5G技术的高度自动驾驶智能重卡车参与运货……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视频连线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听取码头建设和运营情况介绍,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洋山港建成和运营,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条件。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

坚持高点定位、智慧引领、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洋山港将加速信息化、智慧化与现场生产持续深度融合,实施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改造、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等创新项目,积极探索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应用于港口生产经营和管理,努力为提升我国在全球航运开放合作中的整体竞争力贡献更大力量。

4.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地处三峡坝区,设有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宜昌)、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等4个基地。该中心多年来从事水利工程与水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江经济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珍稀濒危物种繁育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发等工作。

  近日,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内,苗木萌发,欣欣向荣;湖北宜昌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0万尾中华鲟分批投入长江。

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治素质和战斗力。”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中央决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肩负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在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忙碌着,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出一幅幅春天画卷。

4.17?

城市与花,呼吸与共;市花与城,和谐共生。

  正如白玉兰之于上海,木棉花之于广州,芙蓉花之于成都,丁香花之于哈尔滨……市花不仅装点着城市的风景,见证着四季的流转,更刻录在城市的记忆里,绽放在市民的生活中,积淀成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和精神气质。

  一朵花读懂一座城。人民日报将推出系列整版策划,以花为媒,串起一座城市的传统与当下,历史与未来,让我们共同见证花开正当时、城与人共美。

4.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正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速拥抱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智能化应用新场景。

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有力增强了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国民经济45个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个。

4.20?

近年来,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公共服务到日常生活,无人驾驶技术正加速融入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添能续力。

  看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车联网、传感器等领域技术不断突破,带动无人驾驶能力持续增强;看应用场景,多场景产业需求日趋旺盛,促使无人驾驶应用多点开花;看*策配套,无人化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等一系列举措,助力无人驾驶规则基础更坚实、配套服务更完备。

4.24?

习近平总书记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超90%,组建医联体1.5万个,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

  期待改革红利更多惠及百姓,让群众能够获得均等的医疗资源、良好的医疗救治服务、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4.27?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为重点,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化改革、综合施策,加大制度创新、*策供给、财*投入力度,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近年来,各地多措并举,创新施策,积极做好养老服务,让老年人收获稳稳的幸福。

4.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时代十年,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有安居。

  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新时代十年,我国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多万套,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力度空前,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时代十年,我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超16万个,惠及居民超万户;累计改造农村危房0多万户,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当前,我国住房发展已经从总量短缺进入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发展时期。

本期统筹:娄霄霄、赵忆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cj/12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