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如豆柳如眉

年前,入手一把小小的入门级的拇指琴,即卡林巴琴,一共十七个音,适合弹些不很复杂的曲子。对于我,足够用了。这是我平生 样乐器。因见豆瓣上友邻弹奏李叔同作曲的《春景》,虽只初学,已有动人质地,心中跃跃欲试,也想学一学《春景》。美国的朋友林边见我有了拇指琴,马上发来《春景》歌谱——李叔同配曲、欧阳修词《阮郎归》,片纸上手抄着:“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先收藏好,打算过年的时候学会。但竟没有多余的空暇。直到初四,全家人出门吃日料,围坐点菜,候菜无聊时才试弹了几回,琴键未能熟悉,自然没有学会。三月的某个晚上,微一上劲,就学会了。用普通话、吴语、粤语分别念、唱,粤语版的最舒服好听。清早醒来,仍不由自主意念循环昨晚的春景:“……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刷牙洗脸也在轻哼,心想录个音吧。不过还不是很熟练,有待巩固。就在打车时见缝插针把琴从双肩包里取出,犹豫一秒,面皮老老,在后座掩耳盗铃地轻弹蹭练,又唱一遍。出了几处小错。虽然如此,司机竖直耳朵,叫人意想不到地浮现一个恍如隔世的笑:”我不懂音乐,不过你唱的那遍,比弹的那遍要好听。“李叔同如何被《阮郎归》打动,不得而知,定为之深深感动,因而特地为它配曲。歌唱时,曲子静缓,情景交融的画面更为细腻入微,时光宛在眼前,更使人感染到李叔同身受的感染。果然词是要唱的。在他出家前作的歌中,我还会一首《早秋》,旋律一如既往简洁,笼着一层薄薄清光,融入了世梦泪雾的意味。感知力既为非凡,也是他人生苦痛之源,那时他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有这样虽近而邈远,虽邈远而近切的特点。他出家当了和尚,夏丏尊和刘质平偕往山寺去看他。饭后清谈,刘质平叹息俗曲流行,好的作歌者难得,和尚怃然,允再作若干首,便是后面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清凉歌集》的来由。和《春景》、《早秋》、广为流传的《送别》比起来,不止是“有人之境”和“无人之境”的差别了。人一旦倾身投入一样事物,就不复是原来的自己。人应倾身投入美好事物,为它的内涵漫裹、浸润,影之响之,经久不息,乃至拥有一次甘愿被世界忘却的机会。回望《春景》、《早秋》,《送别》,皆是从生活中来的作品。皆曾倾身而入,才得以触碰无边无际的疲累,给予一时暂歇,给荆棘里无数的不堪迢递一小片淡柔。我是3月20日见到的“青梅如豆柳如眉”,时在苏州。柳如眉

梅如豆

小如*豆

结了许多许多

还不易为人察觉

这一棵是老朋友

一周后就有枣般大了梅坡上一树樱花

不远处的另一树樱花

十米开外的几树

忘了说是拙*园山茶花开了又开山茶红如渥丹

白荆

周瘦鹃写过“紫荆常有,白荆百中无一”的话,大意如此。出处记模糊了,再三查找,还是没找到。

紫荆寻常可见

网师园的紫荆

不同角度

白杜鹃

水边的枸骨冬青

经冬后 的红果

桃之夭夭一株成阵

盛花也是落花时

白樱和麦李(不确定)

海棠中最文秀为木瓜花

木瓜花

木瓜花

木瓜花

木瓜花垂丝海棠俊雅隔窗之盛名副其实海棠窗

石榴纹漏窗,窗外竹与海棠

近窗前

绕到窗外,石榴漏窗与海棠另一角度的这株海棠

同时期的贴梗海棠

试看这一株如何以一当十

透过一座水阁两重门窗一眼见到它

映入“月到风来亭”后的廊镜

框中另一株垂丝海棠

仍是贴梗的繁花

竹子素净

“竹里馆”

朴树新芽如稻花

便是贾宝玉说的“端正楼的相思树”。石楠花。

晚开的玉兰

最晚是锁云锄月处的玉兰

苏州园林里年年它最晚

比山寺桃花还晚

丛桂新叶

画画的人

浑不知猫儿一跃

不几天白丁香花也开了

白丁香和清风池馆

白丁香、白海棠、清风池馆

一名河南口音男子带老母亲来玩,给老母亲拍照。

白海棠

一场春雨,白牡丹全开了

河南口音男子:“这是什么花?”老母亲:“这是牡丹花。”

晚几天的牡丹

木绣球一树浅碧

看到它不同于去年的样子

街边柳絮开始穿桥入户,不日芍药、蔷薇将殿春风。春将老。

徐棋楠

此地最吉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yx/7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