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个旧城北门,相信很多游客听说过它

大家伙,这里是“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爱旅游,爱生活的分享,这次的主题是“我们都知道古建筑代表一座城市的历史,假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把古建筑拆除后,再修一个仿制品,让你去旅游,你会去吗?内蒙古首府城市 的几个老地方,一定包含大昭寺、将*衙署、公主府、再选一个肯定是旧城北门,其它几个都还能找到,旧城北门却因阻碍交通发展已被拆除,后来在原址上修建了伊利广场,北门的原型建挪到了玉泉区,你不想去看看吗”。

旧城北门原型通顺门

01呼和浩特是 的门

无论是在呼和浩特市居住,还是来这里旅游,如果你想到老城区转一转,一定会有人推荐你去以下几个地方:其中大昭寺、公主府、将*衙署和旧城北门一定被推荐,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 一座 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的存在 有说服力,其中大昭寺、将*衙署、公主府都在原位置上有相应的古建筑,唯有旧城北门,大家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踪,堪称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 的“门”。

将*衙署的照壁

虽然有非常多的公交车路过这里,也都设有“旧城北门”站,有的还把这里作为终点站,甚至连正在修建的地铁二号线也有“旧城北门”站,但是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那里现在矗立着的是“伊利广场”标志。好在周边附近还有一些老的暴马丁香树和清真大寺的存在,似乎能可以作为旧城北门存在过的见证。

伊利广场的暴马丁香

据说旧城北门在当年是因为阻碍城市交通发展而被拆除,我们都知道,截止到今天,一个人口不多,城区不小的首府城市还是经常发生道路拥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冲上全国“堵城”排行榜前列,绕城高架、南北高架、快速路、接连修建两条地铁,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打造一座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青城地铁

旧城北门是由阿拉坦汗修建而成,历经明朝两位皇帝,于万历年间修建而成,最初的名称是“建威门”。一座存在了多年的古城门,却因阻碍城市交通发展为借口而被拆了,可惜吗?不可惜吗?

02历史文化名城怎么能没有古城门呢

我们可以翻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一家没有古城门和古城墙,他们说丽江古城是没有古城墙的,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姓“木”,因避讳修城后会成为“困”字,寓意不好,所以才没有修城墙,因此也就不存在城门一说,其它的历史文化名城基本都有古城门和古城墙,像这样被拆除的应该不是很多,想着就挺可惜的,可以试想一下,我们来到西安火车站,看到对面不是古城墙,而是一个广场,那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还会有现在的魅力吗?你会在一个企业广场前拍下纪念照吗?

沿着塞上老街一直走

为了弥补大家的遗憾,呼和浩特市还是给大家修建了一个旧城北门的原型建筑,不过位置被挪到了玉泉区,也就是大昭寺广场西侧“塞上老街”的尽头,一个名字叫做“通顺门”的城楼,看资料是完全按照“旧城北门”的原型仿造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打卡,了解一下。

青城钟鼓楼简介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名片,不仅代表城市的底蕴,也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的含金量,古城墙、古城门、古建筑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古树名木也同样如此,主动拆除肯定是不被理解的,我们知道山西的平遥古城城墙坍塌过,前几天西安的古城墙也坍塌了,这些天灾我们无法预测和避免(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其实它们也是有先兆的,肯定会有相关责任人被追责,一个靠文化旅游起家的城市,不能把古建筑维护好就是失败,而靠着“拆真建仿”搞旅游只能是一时的,高端的游客都不容易被蒙蔽,而那些看热闹的游客也很难带来影响和效益,这样的旅游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搞旅游业是很难发展起来。

城门告示

呼和浩特市的夏季是非常适合旅游的,周边除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城市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还是非常多的,而旧城北门只是不幸被拆除的一个,其它的古建筑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你想看它的原型,可以到玉泉区的“塞上老街”,一直朝前走,达到尽头就是一个高大的城门,出去就是大西街,按理说应该就是城外了,属于荒芜地带,现实的结果却是比城内还要繁华,处处是高楼大厦。

大昭寺前的照壁

草原音乐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大昭寺广场也是它的一个主会场,在参加节日盛典的休息时间,就可以过来顺路打卡,城门上还有陈旧的“征婚”广告(抛绣球),如果你恰好单身,也可以去体验一下。

那么你是否了解内蒙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呢?有没有兴趣在夏季来这里避暑,顺便打卡这里的文化古迹呢?欢迎留言讨论,谢谢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zx/10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