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跨时空对话,话剧似是故人来演绎

00:30

扬子晚报网12月16日讯(通讯员玄萱记者董婉愉)很多读者对雨花英烈丁香的故事并不陌生,尤其她与阿乐的情谊,一直感动着大家。但是,丁香牺牲后的经历却并不被很多人知晓。昨天晚上,以这段故事为主题创作的话剧《似是故人来》,在南京国民小剧场以“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于馆中亮相。该剧由南京艺术学院出品、南京市玄武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通过三代人的跨时空对话演绎“丁香精神”。

话剧《似是故人来》昨晚上演

《似是故人来》从丁香和阿乐的毕业大戏《追随》的排练拉开帷幕。丁香穿过枪林弹雨,最终依旧没有来得及和阿乐道别。她怀着三个月的身孕牺牲。此后,阿乐用工作麻痹自己,直到18年后遇到外形酷似丁香的时钟曼,才重新打开心扉……

记者了解到,在排演时,年轻学生们始终无法进入角色。作为当代女性的她们,难以理解且不能接受时钟曼是作为前任的“替代”或“化身”。理解诠释角色过程中,年轻学生们渐渐走进历史有所觉悟,与丁香、阿乐、时钟曼展开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关于爱情、理想与女性的主题对话。

剧照

“戏中戏”的设置,是该剧的一大亮点。在话剧《似是故人来》中,南京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闫璐璐要饰演“许君君”、“时钟曼”、“时钟曼母亲”和“白丁香”四个角色。她告诉记者,这几个角色的性格迥异,比如丁香是一个始终坚守信仰的革命烈士,而时钟曼则是一个默默付出、从来都不会计较的人。“刚开始接触角色时会有些混乱,感觉这个爱情故事离我很遥远,不够现实,但随着慢慢潜入剧本,加上导演、编剧等老师对我的帮助,在理解及演绎人物角色上有了很大进步。”

傅文青也在剧中饰演“唐小舟”、“张翠翠”、“时钟曼”3个角色。她坦言,在一部戏里演绎多个不同的角色,并让这些人物区分开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她说:要想把人物演好的话,还要去理解每个人物背后的东西。

剧照

“我们见到最多的是舞台上一人分饰三个角色,包括演员自己、剧中人等。这回,女主角突破性地一个人扮演4个角色,牵涉到一个演员自我的问题,就是在演员的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中间有没有灰色地带,涉及到表演学术上的理论与实践。”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主任、副教授,该剧导演吴国华表示,这要通过特定的表演手段,才能让观众看明白。“这可能也会为话剧《似是故人来》带来一些争议,但是大学生戏剧跟外面的商业剧不一样,本身就具有实验性,应该朝着学术性和教育性的方向发展。”

年底,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们还创排了红色话剧《那时花开》,讲述雨花英烈白丁香从15岁起参加革命,到22岁英勇就义的壮丽人生。这一次,话剧《似是故人来》的诞生,就源自此前对丁香故事的接触。

剧照

在南京艺术学院戏文系教师、该剧编剧耿坤看来,舞台剧就是一个移动的思*课堂,话剧《似是故人来》通过“戏中戏”,生动地反映了年轻学生在接触红色题材时的反应,包括接不接受、接受的程度多少?耿坤说,希望通过小剧场的形式与契机,探讨红色题材在表达上的更多可能性。

校对盛媛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zx/12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