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喇嘛山风景区又到绝美红叶观赏时,风景

编者按

在建平县,有一处纯净自然、不染尘埃的原始画廊。这里以“石怪、松奇、树秀、寺古”为特点,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为一体,可谓是 仙境。这里怪石嶙峋,泉水甘甜,花木奇异,四季锦绣。这就是素有“塞外*山”之美誉的喇嘛山。

喇嘛山风景区位于建平县烧锅营子乡境内,俗称桥头庙,为国家AA级景区,景致 ,以“红叶、怪石、奇松”三绝闻名遐迩。喇嘛山古松树龄多在三百年以上,根入石壁,树干苍劲,片鳞似莽,华盖如伞;山多巨石,千奇百怪,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山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特别一到金秋时节,霜天烂漫,五彩画山,枫情无限。

从山下攀上山顶,有三条路可走,即东西山脊和中路。登山路线不同,险峻难易的程度不同,古道蜿蜒,曲径通幽,步移景换。中路看杂树和泉水,东西路看奇松和怪石,仁者智者各得其乐。

喇嘛山的石怪,怪在它形状怪异,*斧神工,浑然天成,毫无雕饰。拟人的栩栩如生,有的象马克思、列宁头像;有的象顽皮的娃娃;有的象慈悲的佛祖。状物的如禽如兽,有鸽子石、燕子石、灵猴出世等。拟人状物,皆惟妙惟肖。

喇嘛山的树秀,秀在它生机盎然。这里树木繁茂,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行走在山中,美不胜收,如梦如幻。秋日的山中,枫树橙紫或金*;桑树及椴木杏*;橡树及暴马丁香深绿,其它乔木或灌木都以自己特有的色彩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从山的南面向上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骆驼石,只见它昂起高高的头颅,蜷曲着腿股,高耸的驼峰极为鲜明,好象驮了很重的物件,头上似乎还戴着一根缰绳。往上走会看到山怀中有一个老龟厚重的龟甲下庇护一只小龟,小龟伸长脖子,惊奇地观察这个世界,老龟缩头,闭目深思,一副阅历沧桑的样子。还有的石头象小狗,样子非常可爱,好象是因为力气小,爬到半山腰就停下来歇息,左耳朝后,右耳朝前,喘着气,朝山尖望。在半山腰往脚下的山谷看去,就会发现一只石龟向下爬去。还有石猴望月、羊羔跪乳、鹰回首、石猪、飞来石、一线天等奇石景观,也颇为神似。

喇嘛山上还有杨树、柞树、柳树、榆树,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珍稀树种和名贵花卉,堪称天然原始植物园。春季杏花与山花烂漫,夏季草木翠绿如屏,秋季漫山红叶与红果相映成辉,冬季青松苍翠挺拔,可谓是四季风光如画。

喇嘛山虽没有五岳之雄峻,却有塞外少见的江南小家碧玉之玲珑俊秀,而且独具仙气和灵气,这在辽西极为少见。在荒芜的群山万壑中,它犹如一颗碧海明珠,熠熠生辉。

东山脊顶,群石叠嶂,似石河、石海,望之浩然,有翻滚奔腾之势,令人眼花缭乱。山的西脊半腰处,有一块巨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象电视剧《红楼梦》片头中的飞来石,那或许也是女娲补天时所剩下的多情顽石吧。

喇嘛山的松奇,奇在它千姿百态。在山脚下向上看,会看到一棵古老苍劲的松树,枝干有插天之势,直冲云霄,枝如臂膀舒展地伸过来。也不知它生长了几百年,它就象泰山的迎客松,一直立在那里,迎候着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和朝拜者。

喇嘛山的松树多为原生松树,有的树龄在几百年以上。它们根入石壁,树干虬劲,华盖如伞。每一棵树都在以自己独有的姿态,展示着数百年的风采。山顶上有三棵松树联手而立,人称“桃园三结义”。附会这三棵树的美丽传说,是褒扬三棵松树历尽几百年的沧桑,依然在并肩担风雨抗霜寒,那份情意感人肺腑。东山脊上有七棵连片的松树被人称为“七仙女松”,传说是七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下界来采摘仙果,被这里的风光迷住,再也不想飞回天上,于是化作这七棵相连的松树。此外还有“夫妻树”等都是根据树的组合形状而得名,并且每一个组合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喇嘛山的寺古,古在它历史久远,天然独特。喇嘛山上有三处寺庙,即下寺、中寺、上寺,但都已遭到破坏,现在只能看到重修的中寺和下寺,而上寺据说早已不存在了。

喇嘛山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特别是节日和庙会,都会有川流不息的善男信女来灵泉寺上香还愿,据说还很灵验呢。

站在喇嘛山上向山的后脊望去,就会看到战国时期的燕长城,蜿蜒起伏,曲曲折折,向远处飞腾而去。

战国时期的燕长城遗址编者按

燕长城从热水老哈河口进入建平县境内,至北二十家子东转入敖汉旗,宛如一条巨龙盘桓在建平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其中,烧锅营子乡化匠沟村张家湾至蛤蟆沟脑段约七千米,为保存 的一段燕长城,虽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侵蚀,仍依稀可见墙体、亭障等残迹,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重要的名胜古迹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年,景区修复了灵泉古寺、修建了登山步道等基础设施,景区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

PS:你对本文有什么看法?欢迎底部留言评论。

感谢·转发欢迎大家留言

点上一朵表示“朕已阅”

阅读原文找工作找房子上建平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zx/5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