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80后小夫妻逃离北上广,回到苏州爆

主编苏小小:大咧咧的女汉纸一枚,心地纯善,自诩“扮得了少女,演得了女王”,常“二”神附体,跟我一起遇见不一样的苏州。

更多关于苏小小,请加

商务合作,请加或ybd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隐逸的梦,有个小院子,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和 的人种花种草种春风,晴时看书阴时听雨。不缺物质,也拥有梦想。

——这样的生活,他们做到了——

收获名誉无数,却舍弃大城市来到小苏州

他叫杨曦,佳月叫他西西。她叫佳月,杨曦心中的女神。

她曾是《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过名人无数,后来进了南方日报做记者,此后大火、地震、洪灾、贪腐,有新闻的地方,都能发现她纤弱的身影,直到作品与名声响彻一方。

他曾是《南方日报》摄影师,也正是在汶川地震的采访中与佳月结下爱情硕果,追随爱情,舍了广州。

▲汶川地震中的佳月。年,他们在汶川地震当天徒步12个小时,成为世界上 批进入震中的记者。

记者生涯往往一个月有大半个月在出差,经常累了一天一觉醒来恍如隔世,都不知身在何处心在何方。佳月对这种动荡的日子厌倦了,“安定下来”、“隐居”成为一个很 的梦想。或许对于忙碌的城市人都会偶尔生出这种感受吧。

直到他们一起去台湾旅行,在花莲遇见一所像家一样令人难忘的民宿,在九份遇见一个长满薰衣草可以坐着喝茶的老院子,又恰巧在台北买了一本叫《小日子》的杂志,封面上写着“开一间小店,大步实现生活想法”。从此,“小日子”就在他们心中扎了根。

爆改苏州河畔破房,终成梦想中的家!

越过许多山,走过许多路,终须归来。心中天荒地老处,应是家的样子。

他们回到苏州,几经辗转选择了一处与平江路隔河相望的独栋两层楼。初见小楼,破败不堪,完全无法想象它能变成什么样子,甚至连找的设计师都不愿帮他们改造。

没办法只好两人亲自动手操刀,从画图纸到买建材,两人从外行变成了建筑装修熟练工,也只有如此深爱这个“小日子”才能付出如此心血吧。

半年后,这栋破楼变成了一幢拥有六间房的民宿——小日子。白色的基调,瓦马头墙,回廊疏落花格窗,清新又苏式,完全成了梦想中家的样子。

百米范围内可抵达观前街、拙*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当平江路游人济济,隔河而望的小日子却是静土一块。

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他们实现了。

和 的人种花种草种春风,晴时看书阴时听雨。他们也实现了。

门前就是小桥流水,清晨对面的平江路还没苏醒游人还未至,此刻能完全沉浸在苏州慢的节奏里,仿佛与世隔绝。

推开窗就是手作的“一休哥”,偶尔有小船飘过,就像时光流过,那么自然,那么悠闲。

门厅有大大的落地窗,向阳,里外都可闲坐赏景看书聊天,坐下来不知不觉就过上了一天小日子。

正门常有三只猫迎接过往客人,阳光落在台阶,站着,看着,不说话,就很美好。

天气好时,还可以坐在门外河边,看对面热闹的平江路,看过往的游船,也许就能理解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

走进小日子,就像走进家。即使 次来,也不会觉得陌生。开放式厨房,每天都为客人早早准备佳月亲手做的早餐。还有爱烘焙的西西亲手做的点心面包。

咖啡吧、餐厅都是暖暖的,有种梦境般的不真实,然而这就是他们每天生活工作的地方。

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对书有无法割舍的爱,即便是离开媒体圈,但爱书、看书还是每个日子少不了的习惯。跟现在因利益和欲望兴起的民宿热不同,那些民宿中的书多是装饰,甚至都崭新到像是没拆封,而佳月和西西满满一书架的书,本本都是他们翻阅过无数遍,所以走过书架,仿佛就是在自己家,随手拿起一本书,都是如此的自然美好。

他们奢望要成为一个作家,便应该在这样的院落写作。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隔河相望便是平江路的繁荣昌盛和游人如织,如果不喜欢这处热闹,那就关门便是。如若写作太寂寥,那就再遁入闹市,两相宜的很,更何况有书有猫有爱人在旁的日子总是温柔许多。

休息区总有每个季节最应季的鲜花,每天都能闻到花香的小日子正如很多人梦中的画面,而他们每天都在过着我们的梦想。

院子内各种绿植肆意的生长着,自由奔放又腼腆收敛。

绿植旁也可以随意坐下来慢慢的品一壶茶,静静的,与近在咫尺的平江路隔开那股吵闹。

偶尔淘气的猫咪会穿梭其中,植物也变得有灵气了些。

每间房子都有家的样子,都有梦的名字

佳月和西西只改造了6间房,不要多,不为了商业利益负载过多。因为他们希望每一间房都要有家的样子。

间,箓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复式原木和室风,榻榻米上看星星。一步阳台漂在平江河上,这是一间为写作者设计的房间。住在这里,可以安心写字,安然入睡。

第二间:沧浪。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沧浪亭。枕着沧浪之水,伸手可及的五月枇杷,阳光房里的大浴缸,发呆专用。

第三间:西美。嫩花涵露西美疏。主人家找寻老木板定制的山水大床,阁楼带天窗的超大卫生间里有会唱歌的镜子,芦花飘洒的野趣。

第四间:蒲林。曲雅蒲林梅韵香。曾待过南方,即使远离了曾经的热血之地,难免也有想念,所以这间房的手植翠竹和榕树盆景是用来想念南方的,天井小景与整面落地窗成一张画,也常有媒体朋友会游苏州旅居于此。

第五间:闾邱。天淡云舒闾邱坊。带天空的洗手间,阳光撒下梦幻的光斑,住下来,躺着就不愿醒来,或者躺着,就不愿睡去,因为在这里的日子每一刻都是醉人的。

第六间:丁香。深酌浅饮丁香巷。栖居大树下,与自然同眠。带着缱缱绻绻的江南情绪入梦,梦中似乎还有丁香的芬芳。

和小日子的公共空间一样,每间房的每件小物什都是佳月和西西一点点添置的,每一件都带有他们对家的理解和对梦想的刻画。住在这里,每一天都很幸福吧。

一饭一蔬,皆为生活感悟

佳月和西西都是会生活爱生活的人,这里的每份早餐都是佳月或西西亲手准备的。一大早两人骑着小电驴穿过石板路穿过弯曲的小巷子,到菜市去挑 鲜的蔬菜鱼虾,当客人醒来时,他们刚好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早餐,就如妈妈总能变戏法似的在你醒来前变出一大桌好吃的。

苏州人讲究时令,吃的就更讲究了,所以不同时节来到小日子,佳月会准备不同的早餐。

春天有马兰头,夏天有虾和莲蓬,甚至连很难买到的肉馅团子都准备的好好的。

或是房间外书上新摘得樱桃,加上一份清香的粽子,这一顿早餐比在五星级酒店吃的还要舒心暖胃。

红菱上市时,说不定在佳月这里就能吃到 口夏天的味道。

秋天还有 出坛的桂花冬酿酒,也许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感知时节,感知食物,感知变化。

相比平日匆忙工作中一份全家包子豆浆或者一份路边摊手抓饼而言,这才叫早餐。苏州特有的桂花漂在白粥上,暖胃清香;刚出锅的生煎、当季的草莓、一把杏仁一叠开心果,每一天的开始就这么幸福,很难过不好这一生吧。

偶尔还会有枸杞银耳汤可以暖心暖胃,女生们一定很喜欢。

大时代过好小日子,每一天都是梦想!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每天都是你我歆羡的小日子。佳月和西西每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看看他们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熬猪油,包馄饨。超市卖的不要,冷冻的不要,想吃就一起擀皮剁馅包起来,一起坐在灯下包馄饨、煮了吃,是该有多幸福。

冬日品青梅。正如佳月所说,春时酿下青梅,冬来仍带酸甜。这酿下的哪是酒,明明是每一季的幸福。

放映纪录片。他们离开传媒界,但是仍旧关心时事关心曾经奋斗过的梦想,即使现在梦想变了,毫不影响他们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madingxianga.com/bxzx/10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