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谚语叫:一白遮百丑。自古以来,人们的审美观念都在不停地变化。高矮胖瘦、脚大脚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美学定义,但是以白为美的标准却从没有变过。不管是哪个朝代,形容美女要么是白璧无瑕,要么是明眸皓齿。由此可见,白对于美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成了众多女孩追求护肤品和美容服务的标准。
市场上美白产品众多,从亲民的维生素类面霜到动辄数千块的美白精华,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美白产品的宣传广告也是铺天盖地,其中不乏各种名贵美白精油成分。那么,精油到底有没有美白的功效呢?如果有,精油的美白原理是什么?有没有科学的解释和临床试验依据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肌肤美白的原理。
皮肤的黑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由酪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酪氨酸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黑色素常以聚合物的方式存在。我们生活中偶尔会见到因先天无法合成黑色素导致皮肤和毛发发白的病人,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白化病患者。皮肤美白的原理众多: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酶的表达或激活;破坏黑色素,破坏黑色素细胞或是阻止黑色素体向角化细胞转移等。目前商业化的美白产品主要应用其中两种原理:一种是通过破坏黑色素达到皮肤淡斑美白的效果,如白腐菌分泌的木质素 化酶就具有分解黑色素的功效;另一种则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和沉淀,这也是常见的维生素类美白霜的美白机制。
那么精油是如何美白的,哪些精油具有美白效果呢?目前关于精油美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领域。多项公开发表的研究表明精油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日本高知大学的松浦隆太郎研究组年发现:柑橘类精油中的柠檬醛和 烯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近,意大利福贾大学的丹妮拉·菲奥科团队对9种常见精油筛查的研究表明,锡兰肉桂叶提取物和丁香花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的好坏和使用的精油剂量之间成正向相关的特性。《南非植物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毛里求斯雪柚和马蜂橙精油同样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考虑相关的研究数量众多,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经研究证实的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效果的精油品种,供芳香疗法爱好者参考。
苦橙:提取部位-果皮(原产地:意大利)。
肉桂:提取部位-叶子(原产地:斯里兰卡)。
丁香:提取部位-花瓣(原产地:马达加斯加)。
*荆:提取部位-叶子(原产地:中国台湾)。
薰衣草:提取部位-花瓣(原产地:意大利)。
薄荷:提取部位-叶子(原产地:意大利)。
玫瑰:提取部位-花瓣(原产地:土耳其)。
柳杉:提取部位-叶子(原产地: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精油美白的效果仍有待更多临床试验的支持,仅依赖于体外对酷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以及相关动物实验,并不能保证效果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相关操作前,请务必咨询医护人员或是专业芳疗师。
黑色素
黑色素并不是某一种物质,而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人体中最重要的三种黑色素是真黑素(Eumelanin)、褐黑素(Pheomelanin)和神经黑素(Neuromelanin)。真黑素和褐黑素主要与眼晴、头发以及皮肤的颜色关系密切,而神经黑素通常存在于大脑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中,主要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真黑素在黑色和棕褐色毛发中较为丰富,包含5,6-二 吲哚(DHI)和羧化形式的5,6-二 吲哚-2-羧酸(DHICA共两种化合物,而5,6-二 吲味又根据氧化形式的不同分为IQ.HQ和QI三种不同的类型。皮肤中的黑色素和机体中的维生素D存在着很巧妙的关系。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维持体内钙和磷之间的平衡,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当赤道地区的人群迁移到阳光匮乏的地区,机体无法通过紫外线辐射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从而增加佝偻病的发病概率。这时机体会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允许更多的阳光通过。此外,如果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还可以从保健品或食物中获取。相反,浅色皮肤的人在体表没有足够的黑色素阻挡阳光,并且可能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被阳光烧伤皮肤,这种情况下机体为了保护皮肤免受 ,会大量合成黑色素。这就是皮肤在阳光下暴晒后会变黑的原因。
摘自《精油的科学》
采丽源
精油生活化幸福千万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